长久深缄默,终将震人间深度阅读听书平台
文
马晴晴·主播
佳萌
来源
VIKAN薇(ID:kawa01)
我时常在想,什么样的人才真正配得上“国士无双”四个字,直到我见到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叶嘉莹先生。
w继续相伴一句心碎说说感谢各位朋友的
父亲刚变傻的那段日子里,我并没有多少悲伤,反倒觉得一身轻松,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我想,终于没有人再打我骂我管着我了。父亲对我管教很严,他这人从来都不苟言笑,每天板着脸,放学一回家,他就逼我做作业,练习题,房间的书都快堆成了山,全是隔壁胡晓南家里借的。他也从来不和我聊生活,只会跟我谈学习,讲以前是如何如何的艰苦以及无穷尽的大道理,我和他的交流,除了这些就没别的了,所以高中的时候我就很害怕回家,害怕给家里打电话,我可不想永远束缚在他的那套古董思想里,因此很多事情我都与父亲合不来,顶嘴、辩解、争吵……什么事情都想和父亲争出个理所当然来,可惜每一次都以失败结束,心中的怨气不断增长,总想逃离这个家,渐渐地,我和父亲有了隔阂,交流也越来越少,直到后来,我在家里扮演的角色就像一位客人,拘谨、沉默、小心
。
她一生坎坷,少年经历战乱,青年失去母亲,中年婚姻不幸,晚年长女去世。人生的每一个节点,她都不曾被命运眷顾。但是,她用学术研究排解人生的苦痛,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她最爱的诗词文化。她辗转中国、美国、加拿大三地教书,积极出版作品,却在95岁时一口气将自己一生的积蓄多万人民币捐献给南开大学,成立基金会用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只有读过叶嘉莹生平的人,才能懂得她为何生于困苦,却始终心怀慈悲。
1
年,叶嘉莹出生在燕京。她是蒙古裔满族,祖上是赫赫有名的纳兰氏。后来全家人以祖居叶赫为姓氏,简化成叶。她的祖父是清朝进士,父母也都爱读诗词,从小便教她识字、背诗、读论语。△中间为叶嘉莹在别的小女孩学刺绣、弹琴或是玩皮筋、踢毽子的时候,陪伴叶嘉莹的只有一册册古籍和一沓沓临摹用的纸。在叶嘉莹初二那年,北平沦陷。远在上海工作的父亲为了活命,一步步南撤,和家里失去了音讯,叶嘉莹身边只剩下做全职主妇的妈妈和两个幼小的弟弟。好在叶嘉莹的大伯收留了他们母子四人,还继续供叶嘉莹读书。那时,叶嘉莹出门上学,每天都能看到饿死在胡同口的人。日本人残酷地删减涂改他们的地理书和历史书,读书也成了提心吊胆的事情。但是家中的变故促使叶嘉莹变得懂事、上进,她盼望自己早日成材,帮忙供养母亲和弟弟们。叶嘉莹17岁那年,考上了辅仁大学国文系。开学不久后,她的母亲就因为患上肿瘤前往天津做手术。叶嘉莹请求陪同母亲,母亲却执意让她专心学业,自己前往天津。这一去,便是永别。叶嘉莹的母亲因为术后感染,在回北平的火车上逝世了。叶嘉莹为自己没能陪同母亲后悔不已,她痛苦又不知如何发泄,最终写下八首诗歌,哀悼母亲的去世。其中一句这样写: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自此,叶嘉莹常常感叹生命无常,她就这样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
2
在读大学期间,美丽的叶嘉莹身边总是不乏追求者。只是当初她一心沉溺在诗词的世界里,无心恋爱。在毕业后,她成了一名国文老师。叶嘉莹的中学老师将自己的弟弟赵东荪介绍给她。赵东荪对叶嘉莹一见钟情,他立刻辞去自己在秦皇岛的工作,执意请求叶嘉莹嫁给他。叶嘉莹不愿这样亏欠一个热烈追求她的男人,她要求亲戚帮赵东荪找一份工作,工作安排好了,赵东荪却坚决不肯去上班。赵东荪坚持让叶嘉莹答应自己的求婚,不然自己就永远不工作,一直请求她。后来,赵东荪生了病,又因为失业变得贫困不已。叶嘉莹对这样炽热的感情无可奈何,赵东荪的姐姐也来劝她求她,最后她只得答应了这门亲事。这段婚姻,像是叶嘉莹生命中的劫难,让她后来的生活饱经折磨。婚后一年,赵东荪便带着叶嘉莹和他们的长女去了台湾省。那时候,赵东荪不爱诗词,却喜欢谈论*治,到台湾省后没多久后就被罗织罪名,关进监狱。叶嘉莹和还在吃奶的女儿也被带走调查,尽管她没被逮捕,却因为被抓失去了教国文的工作,被赶出了学校宿舍。叶嘉莹只好寄宿在丈夫的亲戚家。但是这位亲戚也是刚到台湾,一家五口祖孙三代挤在两居室里。为了不讨人嫌,叶嘉莹只好白天背着女儿四处营救丈夫,饿了就喝点米汤。晚上等亲戚一家都睡了,她再拿出一张草席,铺在亲戚家的走廊里,和女儿一起睡在草席上。与丈夫分离的痛苦、寄人篱下的苦涩、远离故乡的哀愁,让叶嘉莹一次次梦回北京,梦见一家人居住的四合院,她能听见弟弟、大伯的谈笑声,却怎么都推不开门,走不进去。叶嘉莹在心里为自己鼓气,她认为只要等丈夫洗清冤屈,她和女儿就能苦尽甘来。
3
3年后,丈夫出狱了。但是狱中种种变态的折磨,让赵东荪性情大变,他不再像从前一样热情开朗,动不动就大发脾气,训斥叶嘉莹和女儿。出狱后第二年,叶嘉莹的小女儿出生了,赵东荪听闻是女儿之后,只说了一句:“又是个女儿。”之后便一个人走了,把医院里。没人知道赵东荪在狱中经历了什么,他越来越暴躁,连外出工作都不愿意去,反而常常埋怨辛苦赚钱的叶嘉莹没有做好家务。叶嘉莹心中痛苦,有好几次她都梦到母亲跑来说她受苦了,要接她回家。可是一睁眼,只有两个依赖着她的女儿和一个不近人情的丈夫,没人能容得下她痛哭一场。她有时会不自觉地去想:我不想活了。但是回过神来,她又清楚地知道,这个家全靠她,她不能垮。叶嘉莹对丈夫失望之后,决心把对婚姻和爱情的渴望从自己人生中“剔除”,不抱希望,就不会再受伤害。她不停地研究诗词,在台湾各个大学讲课,被一位国外学者赏识,邀请去加拿大教书。到了加拿大之后,她发现用英文讲中国诗词,简直就像让一只天上的鸟儿在地上重新学习爬行。她经历着语言不通、文化不通的困境,为了真正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她努力地备课,努力地熟练英语,成了当地学生最敬佩的国文教授。有一次,她的丈夫听到她上课的录像带,惊讶地说:“这是你在讲课吗?”原来当初口口声声说着非她不娶的人,一辈子都不曾了解过她。
4
在全家移民之后,叶嘉莹难得地过上一段安稳日子。两个女儿结婚之后,她认为自己的人生苦尽甘来了。谁曾想,大女儿结婚不满三年,便和女婿一起遭遇车祸去世,叶嘉莹在暮年又尝到了丧女之痛。△长女言言和女婿结婚时的照片叶嘉莹悲痛地写下十首悼念女儿的诗,她扪心自问不曾做过坏事,却被命运一次次逼到绝境: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一世逼人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在这个时候,她突然想起自己大学时的老师顾随先生的一句话: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以无生之觉悟过有生之事业。曾经,她不懂这句话,现在却不得不懂。生活已经给了她太多苦难,如果她不能看透这些伤痛,就会被自己的经历逼疯。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她说:“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个终极的追求和理想。”在女儿去世两年后,她写信回国,请求回中国讲学,不收分文报酬。一年后,国家批准了她的请求,她终于回到了故乡,第一站就是北京大学。后来,她收到师伯的邀请,便长期在南开大学开课讲诗词。△C位的漂亮女士便是叶嘉莹叶嘉莹就这样在加拿大和中国之间奔波了30多年。在她年过80以后,校友们不愿意让她从国外回来时居无定所,他们筹钱为叶嘉莹建了一间70平的宿舍。叶嘉莹对物质没什么需求,常常把青菜放在水里煮一煮,配上一个馒头,就是一餐。南开大学想请一位保姆照料她,她一开始拒绝了。后来在她摔跤受伤之后,校方强行为她安排了一位做家务的保姆。叶嘉莹年过90以后,腿脚越来越不方便,每次外出讲课时,保姆都会把一张带软垫的椅子放在她身后,她却一直坚持站着上课,一站就是三个小时。叶嘉莹说:我教课有70年了,坐着讲课对诗词不尊重。在上个月,叶嘉莹再次出现在教室里。虽然她已经96岁了,从沙发上站起来都需要保姆搀扶了,她还是坚持为学生们讲授诗词相关的知识。她自觉生命已经在旦夕之间,已经捐光了财产,剩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们。她笑称自己一世多艰,寸心如水,却像莲子一般,把苦涩留在心底,把清香献给别人。点个,愿叶嘉莹健康长寿,继续传授中国诗词。
▌灼见君推荐好文:
人的命,天注定!(精辟)
看更多走心美文
请长按下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