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叶花月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多肉植物番杏科 [复制链接]

1#
自媒体职招聘微信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700.html

美好的一天又到来了,今天给大家分享番杏科第二弹。

享受绿色萌宠,走进多肉。

生石花

生石花(学名:LithopsN.E.Br.)是石竹目,番杏科生石花属全属植物的总称,约有40种。多年生肉质草本,几乎无茎;球状叶色彩多变,叶表皮较硬,色彩多变,顶部具有深色树枝状凹陷纹路,或花纹斑点,称作“视窗”。植物顶部有一裂缝,裂缝中开花,花单生,雏菊状,花茎2-3厘米,花白或*色,花期盛夏至中秋。

形态特征

生石花为多年生肉质草本。植株具肥大肉质根,在自然状态下植株很少有侧根,仅在逐渐变细的主根末端有少数连有毛细根的须根,但当主根折断后会萌发侧根。

生长环境

生石花喜冬暖夏凉气候,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怕低温,忌强光暴晒,生长适温为10-30℃,冬季温度不低于12℃,可短暂耐受4-5℃的低温。

宜生长在疏松透气的中性沙壤土,冬夏季对水分适当减少有助蜕皮。

植物开花后直接进入休眠期,新叶于老叶内部中央分生处发育,随后老叶枯萎,蜕去,并提供营养给新叶。蜕皮末期,老叶完全干枯,新叶则进入生长期。

分布范围

生石花原产南非及纳米比亚的岩缝及半沙漠地带。世界多地有栽培,供观赏用。

养护

土壤:透气性好疏松的沙壤土;

水分:保持湿润的环境即可;

光照:充足光照,夏季需遮阴;

温度:15-25℃。

主要价值:生石花形态别致,株型小巧,高度肉质,叶形、叶色及花色都富于变化,而栽培又有一定难度。显得既可爱又神秘,也以此成为多肉植物爱好者的收集热点。又因其形如彩石,色彩丰富,享有“有生命的石头”的美称。

灯泡

形态特征:为番杏科、肉锥花属多肉植物,植株无茎,一般为单生,偶尔也有双头,甚至3头、4头的群生植株;具半球形的肉质叶,单头直径2.5厘米至5厘米或更大。表皮明绿色,半透明状,夏季的休眠期,光照充足的环境中,表皮呈红色。花大型,淡紫红色,中心部位呈白色,春季或秋季开放。花通常在天气晴朗的白天开放,夜晚闭合,若栽培环境光照不足或阴雨天则难以开花。

生长环境:灯泡喜凉爽、干燥与阳光充足的环境,宜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下生长,不耐阴,耐干旱,忌积水,既不耐寒,也忌酷热。

分布范围:一般分布在南非和纳米比亚,现有其他国家引用栽培。

养护

土壤: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

光照: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但是不耐晒,要适当遮阳;

温度:建议生长温度最低0℃以上;

水分:喜干怕涝。

五十铃玉

形态特征: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密生成丛,株高5厘米,株幅30厘米。茎极短或无茎,根部与叶基部连接处木质化。

叶高度肉质,对生,长2-3厘米,棍棒状,顶端增粗呈浑圆状,淡绿色至灰绿色,基部稍呈红色,叶上半部分有极小的透明斑点,覆有蜡质保护层;叶顶端透明,微凸,称作“视窗”,用于接受阳光。

花大型,橙*色至金*色,花径3-7厘米,花单生或簇生,花被5萼片,覆瓦状排列,花柄细长,长4-5厘米。

蒴果肉质,种子极小,花期8-12月。

生长环境: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高温干旱或半阴,不耐寒。怕水湿、阴暗及强光暴晒。土壤宜为疏松、排水性良好、颗粒偏多的沙壤土。夏季或冬季温度过低时休眠。生长适温为18℃-24℃,冬季生长温度不低于12℃植株为减少水分流失,通常会将叶片全部埋入土壤中,只露出顶端区域,阳光射进窗口,进入叶片内部,并进行光合作用。

分布范围:分布于南非沿海地区及开普省、纳马夸兰和纳米比亚的吕德里茨,以开普省分布较为集中。世界多地有栽培。

养护

浇水:遵循“干透浇透”原则,不要浇太多水;

温度:18℃-24℃,冬季最好将温度保持在12℃以上;

光照:保证充足的光照,夏季需要遮阴;

土壤:宜用疏松、排水性良好、颗粒偏多的沙壤土栽培。

主要价值:五十铃玉形态奇特,珠圆玉润,富有光泽,在欧美地区,人们都习惯称它“婴儿脚趾”,是室内盆栽的珍奇品种之一。该种花朵较大,颜色明亮鲜艳,故成为一种流行珍奇的观赏花卉。

唐扇

形态特征:小型的多年生肉质草本。有肉质根,几乎无茎。叶8~10枚直接从根基部长出,排列成松散的莲座状,叶肉质,很小,近似匙形,先端为浑圆的三角形,叶蓝绿或褐绿色,密布深色舌苔状小疣突。花朵直径1~2厘米,花色*、红相间,有丝绸般的光泽。

生长环境: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和半阴,忌积水,既怕酷热,也不耐寒。

分布范围:原产于南非的开普省。分布于非洲南部。

养护

土壤: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的壤土;

浇水:生长期适度浇水,浇水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冬季保持干燥;

施肥:生长期施肥10-15天施肥一次;

温度:生长适温在10-20℃最佳;

光照:全光照养护,夏季避免直射光。

鹿角海棠

形态特征:多浆肉质灌木,株高25-35厘米,老枝灰褐色,木质化,嫩枝淡绿色,分支处有节间。

叶交互对生,2片叶位于基部合生。叶半月形,三棱状,粉绿色至灰绿色;叶端狭窄,先端尖锐,叶尖微粉红色,叶背有龙骨状突起,侧芽至叶腋伸出。叶长2.5-3.5厘米,宽0.3-0.4厘米,全株密被极细短绒毛。

花大,顶生,具短梗,单生或数朵间生,花茎3.5-4.5厘米。花瓣白色,花蕊*色。蒴果肉质,种子多数。花期冬季。

生长环境:鹿角海棠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耐干旱,怕高温,夏季注意遮阳,否则表面易起皱。冬季温度最好不低于15℃。适宜在排水良好、疏松、透气性强的沙壤土中生长。

分布范围:原生地位于南非西南部地区,种群分布地从纳米比亚南部延伸到里希特费尔德的东北部。中国有引进,各地均有栽培。

养护

光照:充足的阳光(夏季适当遮阴);

土壤:疏松、偏碱性的土壤;

水分:保持盆土湿润,避免淋雨;

施肥:春秋各施一次肥,花谢后施磷钾肥。

主要价值:鹿角海棠植株常呈匍匐丛生状,在欧美地区经常被用于盆栽或吊盆栽。绿色肥厚的叶片向外延伸,有很好的垂吊感。与其他品种的多肉植物合栽,也能起到很到的点缀作用。

因其养护简便,繁殖容易,习性强健,也被用于布置多肉植物主题园,是优良的观赏花卉品种。

分享今日多肉

—END—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