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6/24 19:52:00
04月4号,清明当天。江西九江,22岁的女孩罗某,和哥哥及父亲三人一起,开车搭乘渡船从新港回江州做清明。途中,罗某与父亲发生争执。身后是滚滚江水,身旁是互相争吵积攒怨念的亲人。终于,父亲吼出的一句气话压垮了女儿。罗某突然打开车门,爬上围栏,没有任何犹豫地跳进了春寒料峭的江水里。见状况不对,立即追出去的父亲也跟着跳了下去。借助周围人放下的绳索,父女二人终被救起。所幸,闹剧没有变成悲剧。可评论区的一句“人们通常把自己最暴躁的情绪展现给最亲密的人”,把我拉回了过往的两幅回忆。年,上海卢浦大桥世博大道上,那个在滚滚车流中,纵身跃下大桥命丧绿化带的7岁少年。因为气不过母亲停下车的一句教训,少年赔上了自己的生命。年,武汉江夏区一中,那个被母亲扇了两记耳光后,跳下围栏重伤不治的4岁少年张某锐。学校的学生说,他妈妈打他的时候,吼得很大声,隔着一面墙都听得很清楚。一个7岁,一个4岁,多好的年纪,说没就没了。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承受力真差,骂了几句就要寻死,对不起父母的生养之恩。很多家长也不理解,不就是说了几句难听的,有什么大不了的。甚至还有人觉得,如果连家庭里的这点打击都受不了,那以后还怎么在社会上生存。“你捅我一刀我喊疼,你说,没事,我多捅几刀你习惯了就不会疼了。后来,我是不疼了,因为我已经死了。”只有那个一心寻死的孩子才知道,心里是如何慢慢压满必须去死的决心。就像不断被充气的气球,日积月累的,到了再也撑不下去的时候,也就爆了。而更多平静地接受高分贝的斥责、讥讽、辱骂的孩子,他们没有把生命作为反抗的代价,只是服帖、温顺地活着。也只是活着。那些用高分贝吼赢了孩子的父母,其实背地里,早已输得彻底。02我相信,你我的童年里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下面几个场景。某天,父母工作回家满脸疲惫,你怕打扰他们休息,于是就简单喊了声“爸妈”。没想到,招来的是一顿责骂:“你这孩子真不懂事!爸爸妈妈回来这么累,还要看你给我甩脸色?真TM是养了个白眼狼讨不到一点好!”后来,你学乖了。父母工作回家满脸疲惫,你开开心心迎上去,分享今天学校里的趣事,结果又是劈头盖脸一顿熊:“我们累了一天了你看不到?晚上还要给你洗衣做饭伺候你,能不能别烦我让我休息一会!”某天,你安安静静在屋里写作业,父母高喊开饭。你看着再多一分钟就写完的作业,决定完成后再出去。然而没等你写完,父亲“哐当”一声就推开门:“叫你吃饭你听不到吗!你是老子?全家都得等着你来才动筷子?!”后来,你知错就改了。你安安静静在屋里写作业,父母高喊开饭。你看着马上就要写完的作业,想起上一回被骂的经历,决定立马放下笔出去。可你刚走出房门,妈妈就一声怒吼:“做别的事情都磨磨蹭蹭,喊你吃饭你倒是跑得快!就你这样是在房间里好好学习吗?我看你就是在装装样子应付我们!”某天,一家人一起吃了晚饭,你将筷子摆放整齐后回卧室写作业,刚坐下来就听到客厅里父母大声地阴阳怪气:“饭也是我做,碗也是我洗,说好听点我这是生了个皇帝,说难听点这不就是寄生虫吗,这么大了连家务都不会帮着做!”后来,你懂事了。一家人一起吃了晚饭,你乖巧坐着等待父母吃完,然后小心收拾好桌子准备清洗碗筷,然而父母又开始合理挑刺:“你不去好好学习在这瞎操什么心!我们辛辛苦苦一辈子是让你以后去饭店洗碗的吗!”这是网友李不醒不醒概括的自己和周遭朋友的日常,近四万的点赞,透着无数孩子无以言说的绝望。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夹杂着日复一日的委屈和绝望,变成了最后一根稻草。明明可以温柔地询问,偏偏要用别扭的反问;明明是贴心的关切,说出口却成了责备;明明是同一件事,可孩子怎么做都是错,甚至连存在本身,都成了父母的眼中钉肉中刺。电影《小孩不笨》里有句台词:大人常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他们是在自己讲,自己爽了。那些暗讽挖苦式的揶揄,刺耳尖锐的训斥,正话反说的教导,靠音量取胜的威严,这些伤害不会立刻显现,而是像融入三餐的盐,渗透人的四肢百骸。柔软的舌头,终有一日也会挑断一个人的筋骨。03曾看到个网友说。“我现在都30多岁了,还是能想起十几年前我妈疯狂侮辱我时那悲愤的心情。无论我怎么解释也不能让她闭嘴,只因为我没有按照她的意愿去做,那狰狞的面孔和疯狂咒骂的嘴唇,让我觉得这根本不是我熟悉的母亲。当时真想从楼上跳下去,心都死了,活在这种家庭又能怎么样。”有研究表明,那些常常被父母大声问责的孩子,9.2%想过轻生;8.%想过离家出走;6%想过向父母“复仇”。每每看到这种留言时,才更能深刻体会到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生活有多阴霾。在《人物》做的“中国式「不好好说话」实录”里,那些分享自身故事的读者,再一次验证吼出来的伤害,是如何像钉子一样顽固地深扎进记忆。W:我妈刚从超市回来,我看见一袋贴着特价标签的水果,顺口问了一句“楼下超市又搞特价了啊?”,她翻个白眼,气急败坏:“对啊,专门买给你这种便宜货吃的!”那一瞬间我很受伤。秋宝:明明是该替我开心的事却要用嘲讽的语气说出来。明明是该关心我的事却先用责备的语言对我一通怒吼。印象最深刻的是,刚上大学出了小车祸,开始是懵的,恢复反应能力后的第一句话是“我很好,不要告诉我家里”。因为心里首先想到的是如果告诉家里,肯定会遭到一顿生气的数落:“你走路难道不避着点车吗!”语气和神情都想象到了。所以会非常非常非常羡慕,在温和的家庭里长大的,被父母温柔关爱的孩子。老潘:我妈妈是小学教师,可能是职业病吧,把学校的那种情绪完美带到家里,跟我们说的话全部都是高声反问——“地上这么脏你就不知道擦擦?”“都几点了还不知道做饭?”“我之前跟你说过多少遍了?”“这样行不行心里没点数吗?”……讲真,这种家庭挺艰难的。写起来好像是无关痛痒的丧气话,只有亲身体会过的人才明白,成年后的他们,曾在童年时被伤得有多彻底。家在别人那是港湾,他们却无处落脚,无处倾诉,无处安放,无路可退。没被逼到份上,就慢慢治愈侥幸地活着;走投无路了,就把人生定格在一条不起眼的小新闻里,写下生命的句点。04网上有这么一句话。“人吵架的时候,为什么嗓门会那么大?因为彼此心的距离太远了,唯有大声才能听见;为什么相恋时的情侣都是细声细语,旁人听不清,他们却心知肚明?因为他们的心在一起,所以无需大声也能彼此相遇。”“我爱你”,三个在恋人那里脱口而出的字符,一旦踏进家门,就好像再也开不了口。家,为什么变成了伤人的地方?记得《演说家》现场,心理咨询师赖佩霞用一篇《幸福为什么那么难》,动容全场。她当了二十五年的心理咨询师,听到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她举例。一个母亲经常说:“我骂你是因为我爱你,你听懂没有!不要还嘴!”这个孩子看着自己的妈妈,满口说爱,但却满目狰狞。孩子要说服自己,啊,原来那个就叫做爱。等这孩子长大了呢?他爱不爱爸妈?怎么爱?他就用当年爸爸妈妈爱他的方式来爱:“我跟你讲过了,叫你多穿一点衣服!医生怎么告诉你的?你怎么都听不懂吗!”换位思考,我不相信这时候你会说:看,你看我的孩子好爱我,骂我骂得那么凶。你一定会很难过。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用这样子的方式对待我们,我们就不能再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你我要做的,就是要诚实一点面对自己:我骂你,不是因为我爱你,是因为我情绪管理不好。子女会继承父母的一切,当他成长于声音失衡的家庭,就一定会在未来的亲密关系里撞得头破血流。可能话题说得远了,但这是我们都躲避不了的现实。语言和语气带来的情绪疼痛,比其他虐待方式持续的影响更久、更深、更隐蔽。有的施暴者杀死了受害者,有的受害者被“培养”成了新的施暴者,错误就在这迟迟没有反省的语言习惯里轮回往复,伤害无限扩大。为什么风可以那么温柔地对树说话,而我们,却总是把那温柔变成尖刀?也许我们都可以试着,去改变家庭的音量。爱和理解,尊重和沟通,在任何关系中都适用。音量低一点,我们彼此更幸福一点。资料来源:《人物》:中国式「不好好说话」实录-END-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间略懂点人生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