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叶花月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印象middot随园
TUhjnbcbe - 2021/9/10 2:32:00
行*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437.html

“金陵风骨校史峥嵘”

创意写作大赛

金陵风骨经岁月不销

随园文韵传百年不怠

忆峥嵘校史正道沧桑

书今朝南师英华流芳

年3月“印象·随园”

校园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线上子活动——

“金陵风骨校史峥嵘”创意写作大赛

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举办以来

我们共收到来自各个学院的

58组参赛选手共计88篇参赛作品

妙笔生花书峥嵘校史

文思泉涌叹文枢英华

感谢每一位同学的积极参与!

经过专家组初步筛选,

以下参赛作品进入大众投票环节

根据最终决赛成绩

创意写作类评选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快来选出你喜欢的作品

送它“出道”吧!

古诗、词、赋

1

《三世随园》(前尘篇+今夕篇)

陆筱南张奕璇

文学院级本科生

三世随园(前尘篇)

(下平一先)

三代缘,衣钵续,浅谈印象记之。

初闻王父口为传,数术聱牙未觉鲜。

经水流年藏海市,不离逐鹿与先贤。

社携访旧英华咀,久驻桃源香墨延。

遥对月明求继钵,弱冠复遇续随缘。

三世随园(今夕篇)

(上平十灰)

鸿鹄有志梦为媒,素卷今初着色开。

春至宝奁描水榭,秋来金扇衬亭台。

仓山言谏格律改,芹圃笔提牙笏哀。

难辨究将人入画,又疑佳丽卷中来。

▲书法欣赏

2

《随园行》

宋晨

文学院级本科生

随园行

六朝古今兴亡事,一梦南北帝王州。

风云聚散秦淮冷,玉楼烟雨豰波流。

晋人冠带三盏醉,白鹭衔梅九天游。

金陵半掩笛声起,随园容与折扇收。

两江学斋士子集,比学为命立身修。

德艺文理内外阜,不蔓不枝贤者求。

学高为师胸怀志,身正为范信义周。

廉于取名盈袖芳,锐于大气不羡侯。

传道授业及万邦,解惑育人学界右。

正德厚生旨中正,笃学敏行勖毅留。

翩翩冠盖过客矣,诚能动物风雅柔。

广厦华灯百年后,蔼然可亲谦士流。

银杏恬恬妆素抹,梧桐曳曳遮日头。

红砖褐瓦参差处,褰裳跂履凭危楼。

斐然学子集一堂,论古谈今还复酬。

缜思健笔拓千载,慷慨余情万兜鍪。

桨声灯影沉碧莲,瑶殿轻衣望长舟。

尘埃府邸失过往,春风满城舞桃绶。

今夕何夕霓虹落,落入随园才子酘。

酘浮清香溢江南,南国草色随园幽。

3

《随园赋》

曹欣颖

文学院级本科生

随园赋

随园物华,风俊难书。每至春迟,鸟鸣花幽。夏荷初绽,昼眠风庭柳。秋枫染霞,雨挂檐下。冬既素裹,暗吟木兮杳杳。远望小嶦清苍,近观画栋雕梁。于是挥翰墨而忘情,骋鸿志而逍遥。

遥想先辈求索,筚路蓝缕。三江源起,金陵遗风。庠序亹然,教化泽深。学进教忱,桃李成蹊。聆杏坛之诲言,咏浩瀚之图书。于是师从正德,生承敏行。

此间风物,虽不言而毓秀;坊间人物,纵缄默而弘毅。随德从志,园增华色,庭镌人笃,古今贯之。笺短意长,不能尽摹。

▲《随园赋》书法

4

《忆随园》

徐旻妍

文学院级本科生

忆随园

山人在此间,不羁百年尘。

青瓦阶前碧,朱廊承影伸。

冬生高阳暖,老树亦蓁蓁。

泮池垂新柳,凌波照丽人。

风乎舞雩兮,啸咏修我身。

高城霞光合,风日可等伦。

昔年说遗训,笃学并求真。

地极同载物,心谷当明宸。

尔来逝者去,随园春正殷。

5

《少年游·寄随园》

李嘉欣

文学院级研究生

少年游·寄随园

闲愁眉上,鸿蒙莫问,溪客掩香丘。

寂乐盈眸,弄花犹笑,诗话戏风流。

随园事,几经烟草,惊梦惹深秋。

载厚生兮!合德天地,志笃寄行舟。

6

《对联》+《随园漫成》

王栋

文学院级本科生

江南文枢,枝抟素雪春试笔;

天下学府,杏坛执鞭代传薪。

随园漫成

江南文枢翰墨风,诗情还孕画意中。

碧水流觞春试笔,暗香浮月夜闻筝。

枝抟素雪无多树,梦入红楼第几层。

爱日不觉天欲晚,更鼓每伴读书声。

7

《诗两首》

张琰绎

文学院级研究生

春日感怀

(七言絕句 押眞韻)

建业千年风雨烈,江南惆怅不知春。

文彰绝代风华现,繁蕊随园始盛莘。

随园知春

(五言绝句押筱韻)

窗外绿枝摇,方知春到了。

相思千里迢,略悉花多少。

8

《点绛唇·随园梦寻》

唐源

文学院级本科生

点绛唇·随园梦寻

碧玉围红,小仓山覆千秋月。*莺飞掠,临水多欢谑。

桃李乡怀,几度风流阅。春又去,意知几许,莫待歌金缕。

9

《春绘随园》

陈鑫源

文学院级研究生

春绘随园

晨晓薄雾入疏窗,且步随园赏春光。

浅风摇枝翻花浪,微雨浸根蕴木香。

玉兰胜玉赛冰壁,雪樱欺雪凌寒霜。

万树独钟南师景,愿留人间此芬芳。

10

《画堂春》

吴雅洁

文学院级研究生

画堂春

百年缥缈历风霜,峥嵘肇起三江。小仓山下枕*粱,沧海田桑。

料得文枢犹是,袭来先辈馨香。骚坛内辟土开疆,赫赫名扬。

11

《冬去春来畅想随园胜景》

王璐

文学院级研究生

冬去春来畅想随园胜景

金陵冷霜花索瑟,庭中渐影颤疏桐。

北风引雨拂朱阙,胧月待暖嗤笑空。

二月随园日和婉,诗心早比柳姿葱。

蝶飞莺啭凭栏槛,曲赋文词入夕梦。

12

《菁才》

张铭心

文学院级本科生

菁才

悠悠金陵,人才荟萃,南师存菁;

随园群英,圣学诗书,陶冶性情;

有佐治者,当仁不让,群会之星;

正德为根,厚生乃本,熠耀同行;

吟咏才情,体德艺美,兼汇共赢;

古往今来,中外纷葩,秉道日新;

文院会事,群策群力,手足同亲;

文以载道,亦佐治平,谁与争锋。

13

《随园印象》

朱静宜

社会发展学院级研究生

随园印象

金陵古都,学术渊薮,学府林立,名校众矣。其有一焉,坐落于五台山北侧,史从三江,师范传承,即今之南京师大也。其校区有三:曰随园,曰仙林,曰紫金,皆向学之佳地也。而随园之美,乃东方校园之最,入园之人,莫不叹赏。

随园之美,在其历史。三百年来,先为大观园之名属,后为随园老人之私苑,乃江南园林之翘楚。红楼遗梦,令人嗟叹;随园诗话,性灵之源;女子大学,肇始于斯;形胜之所,人杰地灵。

随园之美,在其风景。步入校园,如在画中游。宽阔园地,芳草茵茵;百年古树,绿荫蓊郁。金秋银杏,其为一绝,叶叶金*,纯而无杂。游人诸人,或赏叶,或拾叶,或摄叶,络绎不绝。九曲长廊至德风园,奇山叠瀑,水榭章亭;花鸟树石,写影水中;流水潺潺,怪石参差;砌栏塑石,不拘一格。实乃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之佳境也。

随园之美,在其建筑。行走园中,犹置身艺林,唯叹格局之大气,建筑之精巧,景致之天成。兰台书馆,其名华夏,古色古香,岁月悠悠,翰墨沁鼻。号楼,名家手笔,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一楼一馆,实属独具匠心;一亭一阁,可谓巧夺天工;一山一水,尽是浑然而成矣。

随园之美,在其精神。正德厚生,笃学敏行,乃校训也。南师学子,立足于校训,践行于真知,为学恒勤,奋发上进;百折不挠,其志弥坚。天道酬勤,于众领域中大放异彩;学以致用,以知行合一效力国民。

14

《诗画随园》

孙越

文学院级研究生

随园之美,古来共谈。吾等有幸,得共览之。今作楹联八对,文言一篇。欲尽草木花卉之鲜妍,极人文历史之渊深。然文思拙劣、功力浅薄,未得十一。今示之诸君,愿同赏园林之春景,味翰墨之醇香。

对联

01

1.随园人文环境:

惠洽两江,枕秦淮清波,检牛首奇峰,何方聚世间英彦?

包藏吴楚,数晋宋人物,传齐梁风韵,此地有天下文枢。

2.随园自然环境:

中大楼前,杏啜秋霜卧晓枫,正是学子读书时候。

德风园外,桃含宿雨倚垂柳,当为邻人冶游佳处。

3.日常生活体验:

蓦回眸,飞檐回廊,人宛在,画里游赏。

时侧耳,书意琴趣,神恰如,曲中徜徉。

4.校训:

正德厚生,秉圣贤之教,宽慈相济,达己先达人。

笃学敏行,循至善之途,恩威并施,立行而立德。

5.徐复:

明通四域,往还考稽,聆音之南北,广子云《方言》之闻。

谙晓千年,上下求索,探字之古今,申叔重《说文》之义。

6.鲁迅:

横眉冷对,眼底观百姓疾苦;

弃医从文,笔端挫万家炎凉。

7.明妮·惠特琳:

去国万里,兴女校于异域,成一代佳话;

临危一念,济流民于战时,铸万古金陵。

8.唐圭璋:

笃志潜心,出入两宋,尽毕生心力,集古今词话。

披肝沥胆,往来明清,全一世工夫,汇南北名篇。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古文

02

随园记

江淮风土水木之胜,在金陵城;金陵之胜,在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蜿蜒盘绕,苍翠蓊郁,亦城中伟观。登山而上,可览表里形胜;拾级而下,亦可望亭台楼榭。其间廊桥水榭、曲径通幽者,随园也。

此园初为江宁织造曹子清之宅邸,后隋赫德公嗣其职,亦得此园。尝树葭荻千章,兰蕙百亩。是时池水初盛,鸣禽协洽,游人亦欣欣而来,轩轩而去,尽悠游之乐。而后人事代谢,仅三十年,园倾颓弛,草木不发,昔时盛景难再。袁子才宰江宁,惜是园之遭际,重修之。茨墙剪园,易檐改途,依园之高低形势,置江楼溪涧,垒假山奇石。子才筑室定居于此,编食单而写词话,会良友而教女弟,怡然自乐,悠游四纪,至于终老,世称“随园先生”。洎乎庚子,国家多故,内忧外患,多难兴邦。太平*起事,兴于金陵,武夫开荒种粮,窃园中之珍奇;至于民国,金陵女子大学定址于斯,园亦颇受恩眷;日寇侵华,园复经炮火,尽付断壁残垣。幸有仁人哀园之多故,复于原址之上建之。红墙明瓦、绣闼雕甍,亦复当日之鲜妍。

春有桃花灼灼,柳梢披风,踱步德风园中,游人契阔相谈,漫话平生;既而绿茵遍野、铺青叠翠,或有妙龄静姝,牵丝线于素手,送纸鸢于碧空;惜急急之韶光,诉暧暧之心事。至若*梅时节,满城风絮、一池鸣蛙,身郁热以忧悒,思绵长以浩荡;若得晚凉时候,纳凉于石桥畔,听蝉于古树下,便觉洞达条畅、形神疏朗。暑尽寒来,雾隐丹枫,孟秋亦为园中好时节,栖身中大楼前,履足银杏叶上,时有霜果离枝落地,或兼橘柚飘香四邻,可谓色味俱全,羡煞园外之人。未几百草凋零,万籁俱寂,飘颻六出,冷絮长空。黯然销魂者,最当此时,行于琉璃世界之中,空余形影一对、脚印一串,别无长物。若逢知交佳友,亦可对酌沉憨,醉看今古。方可思宇宙之浩大,人世之无常也。

呜呼!造物不畏寒暑,成四季之轮回,草木之荣枯;园林虽多坎坷,亦罹难而后兴,否极而泰来也。今岁是园又因疫病之故,行客寥寥,门庭寂寂,不复“出门俱是看花人”之喧阗。然“君子慎独”,无人赏爱之时,亦是蓄力自新之日,又何患人之不己知?唯愿今之君子,会心于美景,亦可受教于是园也。

孙越

庚子年仲秋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15

《随园风华录》

秦天怡

文学院级研究生

楹联作品

01

上联:书苑习理慧悟贻芳德风永驻承华夏

下联:画廊赋诗机思写意信骨长存映春秋

横批:正德厚生

诗词作品(词作)

02

点绛唇(记随园风物)

细数苔痕,却闻花落山阴路。玉池轻雾,误入春深处。

黛瓦红墙,千里梧桐絮。清凉雨,桂香几许,曾共飞雁语。

宣传短文

03

山不在高,有溪则灵。园不在深,有木则名。随园风物,静待君听。飞檐迎叶绿,琼池傍花阴。可以执素笔,纵诗情。有山鸟之佳音,无汽笛之长鸣。朝登藏书楼,夕临音乐厅。学子云:“随园,吾之爱矣!”

16

《楹联、诗词及其他》

汪娟

心理学院级研究生

楹联

01

上联:心安不求万事备

下联:理得自有一笑开

上联:心有不甘非良愿

下联:理所安处即妙得

诗词

02

采桑子

小仓山上梧桐雨,飞絮翩翩,幽径蜿蜒,只爱深闺抱枕眠。

危楼一夜黑云锁,烟瘴连绵,枉费红颜,无奈人间四月天。

春思

随园印象琅琅声,花香莺语竞相闻。

柳烟将笼金陵邑,只待满园思归人。

其他文体

03

《随园一只猫》

俺是随园的一只猫。

随园在哪?如今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所在地、清朝骚客袁枚旧邸,更有人称随园即《红楼梦》中“所谓大观园者”。袁简斋听说过吧,文绉绉的诗人,也是一枚饕餮客,著有《随园食单》,馋了后世好些人。说起来俺太太太太太爷爷还偷吃过他一块肉,津津乐道好些年。世道变得太快,不提随园外的世界日新月异,这一方园林也历经了时代的变迁,无数人来了又去,无数景减了又添。好在对一只混吃等死的猫而言,生活的要求不高,晒晒太阳睡睡觉,吃吃猫粮打打架,除了要忍受时不时被“白嫖”的痛苦,随园已是最好的归宿了。

在随园当猫的一大好处是永远不必担心果腹问题,没走几步就能遇到一小堆猫粮,这大多是女学生留下的。随园的女学生真是好,又漂亮又善良又温柔,就算经常会被撸,但只要手法得当,也算一种享受。猫粮比较集中的地方在图书馆门口,随园的学生爱读书,除了食堂这里人流量最大,台阶上一堆堆都是猫粮,经常能吃撑。俺的猫友一个个肥头大耳,也不运动,吃饱了躺下露出肚皮,引得学生们惊呼可爱,下次还能吃到更多猫粮。俺虽然也吃猫粮,但吃完就走,自由如风。

俺和随园的其它猫不太处得来。俺祖祖辈辈都在随园,最早在曹寅初建园林之时就已扎根,当然那时还不叫随园,待曹家倾覆隋赫德接任江宁织造才得名“隋园”,后袁枚购得此园,易“隋”为“随”,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随园。到了动荡的太平天国时期,随园被夷为平地,太平*在园内开荒种粮,天下名园竟成了农庄。直到金陵女子大学校址移至随园,随园成了“东方最美丽的校园”,才迎来了书声琅琅、熙熙攘攘的*金时代。俺的先祖经历了随园从园林到农庄再到校园的沧桑历史,早已把随园作为自己的家,而不仅仅是乞食求生的处所。每每俺眼含热泪跟其他猫谈起这段历史,它们都无甚所谓,打着哈欠寻吃食去了,还说俺装高冷,罢了罢了,不足与外人道也。

俺最喜欢的睡觉地点在随园中心的池塘处,靠东边有棵桂花树,树下有张木头椅,俺常躺在椅上小憩。一年中的前三季是最舒服的,春秋有花香鸟语,炎夏卧于树影中、凉椅上,是再好不过的消暑佳所。然而,俺喜欢的地方,人类也喜欢,可俺争不过两脚兽。若是娇娇的女学生,俺龇牙咧嘴倒也能吓跑她,但往往来此处的多是一男一女,俺只能让出宝座,躺到树荫下的草丛中了。迷迷糊糊之间,能听见他们的绵绵情话,俺是听不懂人话的,但其中的情意猫耳都能听出来。也有让俺疑惑的时候,女学生在哭,男学生沉默,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他们。哎,白白浪费一个夏天的夜晚。

随园有很多树,*的、绿的、粉红的,不同季节开一大片煞是好看。每逢此时,俺喜欢窜到树上俯视两脚兽们。尤其深秋,古银杏的叶子*了,随园迎来了外面的客人,一群群聚在树下,举着黑色的圆筒形机器朝着树上停留几秒,再低头看看手上的机器,露出满意的神色。女游客则多盛装打扮,有同伴拿着另一种物什对其停留,双方保持静止,然后同伴将物什呈给对方观看,女游客再返回,换一种姿势千娇百媚,此过程往往重复一两回。俺不懂他们在做什么,只觉得有趣。一阵风吹过,银杏叶暴露了风的踪迹,俺不用睁眼也知道游客们必要惊叹一番,眯着眼翻个身抖落背上的叶子,秋日午后的时光真好过呀。

入冬以后,随园渐渐也萧瑟,学生们不知去了哪里,游客们也没了踪影,但俺知道过不了多久他们又会回来。然而今年好像有些不同,好久没见到漂亮的女学生了,更别提投喂猫粮,饱一顿饥一顿已是常事,俺和猫友都瘦了。俺甚至有点怀念吵闹的游人,随园不大,但也易生寂寞。人类都去哪了呢?

转眼已至四月下旬,某个午后,俺被一阵幽幽人声吵醒,眯眼一看只当是梦境,脚步停在跟前俺才惊醒,学生们回来随园了!虽说人数似不及以往,但俺还是高兴起来,至少有了希望,俺不再担心果腹问题,随园也终于“活”过来了。果然啊,随园还是有人气的时候最热闹,俺还是喜欢热闹中不乏优雅的随园。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新诗

17

《相遇》

吴园

文学院级研究生

相遇

初相逢时,

你是三月春寒料峭的剪影。

我走近你,

满目皆是庄严与凝重。

我不敢摆弄衣角,

怕漏出心底小小的怯懦。

我不愿多做停留,

唯恐多一次回眸,

也只有定格的失意。

再相遇时,

你是九月细雨缠绵的画布。

我置身画中,

紧攥着衬衣一角。

眼前是沉淀百年的风华,

耳边是银杏簌簌的呢喃,

你在凝视中越加清晰。

这一次,

我兑换了长久停留的门票。

相遇的结局千千万。

我挥着门票奔向你,

你如往昔般寂静如水,

教我踏实,

教我勤勉,

不像私塾晃着脑袋的之乎者也老先生。

我想,

相遇不应当如此平淡。

我策划着最满意的结局,

奈何轰轰烈烈敌不过岁月恬静,

终于,

在数个时间的罅隙中,

我得以窥见你的静之哲学,

原来我竟从未懂你。

我以为你是顽固,

藏身金陵多年只为圣贤之书;

然而沉默喜静是砥砺前行的面纱,

圣贤书是入世学问,

而你声声事事皆入耳。

我以为你是严苛,

桃李三千仍不言满意;

然而粉笔描画出上扬的嘴角,

严厉是师表衣袍,

褪去衣袍是父之慈爱。

我以为你是无情,

朝朝暮暮但见新人笑;

然而玻璃橱窗后面藏着涓涓情意,

谁的成长点滴在文字上绽放,

未曾道出口的总是最深情。

原来你是师,是父,是友,

你是梦里向阳的随园,

我却因着初见的匆匆一瞥,

对你误解至深。

还好相遇总有预谋,

许是应了心底深藏的希冀,

千般努力至此,

不负念念已久,

原来这才是与你相遇的结局。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18

《木窗台的情诗》

朱琳畅

教师教育学院级研究生

木窗台的情诗

一只狐狸在牛蒡和铃铛草之间驻足

透过蛛网向荒芜的烟囱祈祷

剪断的露珠散落了光彩

路过的风丢下了羽毛

羽毛高不过天空

鲤鱼的牙齿闪着幽光

古朴的池边

从地下长出来的一棵草

吟诵着埃斯库罗斯的童谣

是故事里常讲的木雕鎏金的异兽

校舍台阶下

一位少女红妆素履低声呢喃

摇摇欲坠的木窗台

天空扭曲,旌旗招展

是他,潺潺的情话

伫立在蔷薇丛中

倾圮的梧桐溃不成*

瑰丽的晚霞逡巡追逐

从沥青的池水捞起的管风琴

柴垛中闪光的记忆

那亘古的传说

是欲火的爆裂,是倒偃的

是度量,是诡辩

他是不可预料的理

他是筚路蓝缕的鸣笛过后的静

他是四月的荒谬与迷路的白云诞下的苍穹

正德厚生,笃学敏行

许多雨点打在路边的牵牛花和石桥上

血管里豢养的麻雀

嘶吼着安详的慈悲

清醒而执着的二十岁

学子睡着了就是自由

醒来时已是正午

吸一口为了夜晚存在的夜晚

快乐总是姗姗来迟

我爱听不知疲倦的闹市和鱼的腥味

俗世的鸣奏灵动可爱

我爱看小贩的叫嚷和豆浆的飘香

生活的画卷纯真荡漾

抵着嗓门咆哮的历史

是下白了头的雪花

飞扬跋扈的香甜的晚宴

是学者的暮年

灯光叼着报纸

一读再读

水泥漆成的花园

住着飘零的魂和绝美的月

我想摘下广场石碑镀金的眼眸

寂静的空气由我主导

装进红墙青瓦间

墙角又露微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19

《无字诗》

张欣悦

文学院级研究生

无字诗

总是从清晨开始

四周虫声人浪

拍打在旧礁石上

长达一个世纪

理想的空气在年长者中吐纳

年轻人也大口大口饮下被赐的泉水

银杏的古老生活欺骗了他们

金色永远温暖

所有时间与美暂停

在落叶与泥土的缝隙间

荒诞变形的现代派

白炽灯与灰理论

痛苦流入

普希金的最后一行诗

梦退潮

于是我忘记

关于随园的比喻、节奏和形容词

还有长发、丘陵、桂树根

留下一首无字诗歌

20

《我听见》

邬树丽

文学院级研究生

我听见

第一首诗:

我听见

图书馆

井,

我们从这里,

往月亮

子。

第二首诗:

我听见

三月梅花落尽樱花飞。

玉兰两半,一荣枯。

常春藤无数只温柔的手伸向北门小坡。

第三首诗:

我听见

十二月撕碎的白纸,

踩着蝴蝶的舞步,

在魏特琳人像旁静静地雕刻着:

金陵永生。

21

《一位过客的独白》

夏倩

文学院级研究生

一位过客的独白

于你

我只是个匆匆的过客

百年沧桑

多少人惊叹过你的美丽与深沉

只一片砖瓦

也诉说着文脉的悠长

不去辩驳红楼的大观园与你何干

随园老人已将你的诗情画意记载

秦淮河畔有万种风情

你温柔的目光默默注视着

以遗世而独立的姿态

如惊雷一般

民国轰轰烈烈地来了

辉煌的金陵城啊

在炮火中遍地伤痕

你如一朵铿锵玫瑰

面对无情的吹打无畏

数以万计的难民来到你慈悲的胸怀

魏特林女士

她或许是你的化身

给予晦暗人间一缕光明

当乌云散去

又恢复往日的娴静如昔

你温暖了岁月

于我

只需惊鸿一瞥

便终生难忘你的容颜

那是正值芳华的一张脸

有着从容不迫的神情

四季风光旖旎

流连你的理由有万千

在曲径通幽的某处

一只小猫慢悠悠的路过

生动了一方角落

轻柔的光束穿过错落的枝叶

洒在三三两两的学子身上

那是你孕育的桃李芬芳

你惊艳了时光

让你我回到最初的相遇

还记得那是三月天

古朴的建筑之间

弥漫着春的香甜

恐慌与你擦肩而过

庆幸成为你的过客

不!我并非过客

如果有一天

收拾好行囊去背离你的方向

我将是游子

牵挂着你的烂漫多姿

在多愁善感的夜轻声呓语

哦!随园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22

《一个人的随园》(外一首)

邱玉洁

文学院级本科生

一个人的随园

我长久地端坐在回忆里

欢喜

因为那是我一个人

关于南师随园的记忆

下坠的银杏叶

在行进中

飘落了整个随园百年的秋季

摇摆的时钟

指向梵高的向日葵

一如内心热烈的明*

正掩面从虚掩的门扉中

偷眼望着欲拒还迎

一阵一阵美的战栗

电流般涌过随呼吸起伏

中大楼前拍照的情侣

捕捉的是属于他们的记忆

我叫不出名字

而你朝我看时

我便入了你眼中的风景

倏忽间

和随园的半壁斜阳

雕栏画栋黛瓦勾檐

以及你

微微发烫的脸颊

融为一体

雪落下时,我旧了

雪落下的时候

我便旧了

而雪花飘飞的姿态

还是南师随园的风格

书本在年岁里失了水分

如同我脸上的皱纹

我的讲台落了灰

但年轻的身影还在

他们会替我继续涂抹

那一块明亮的梦:

正德厚生笃学敏行

直至一寸一寸的皮肤里

被孩子洁白的灵魂充盈

大雪覆盖后

我便和冬天一起

在春日里旧去了

一代一代的南师人

用传承的方式存在着

陶行知,吴贻芳……

结束了一个时代

又开启了一个时代

旧去的我

终将散在随园草木的枝桠里

沿着树梢的经脉生长

和百年的银杏一起

永生不息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23

《印象随园诗歌》、《印象随园》(散文)、《印象随园楹联》

马思奇王玉娇杨梅

文学院级研究生

诗歌

01

印象·随园(外一首)

曹寅后庭袁枚故居

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

见证着你古今沧桑的巨变

六朝古都江南文枢

金陵龙脉的丰厚底蕴

氤氲着你屹立百年的荣光

正德厚生笃学敏行

南师学子恪守心间

书海泛舟文林斩棘

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是皓月当空下,徳风园中

对清泉披素月的潇洒恣意

是冷冽寒风中,华夏馆内

醉诗书品清茗的切问近思

三江创业校史峥嵘

栉风沐雨百年间

桃李遍天下

清誉满寰中

再回首

看随园初景

芳华依旧

诗画随园

春日清晨的阳光

洒在西山图书馆旁

小猫趁机在墙沿眯一会儿

大家三三两两从它身边走过

时光也趁机眯了一会儿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散文

02

印象随园

繁花微雨,寒风凄凄,半城冷清,迟暮。

清明时节已随朔风细雨匆匆而至,坐落在这长江边测、紫金山脚的随园依旧显现出别样的风华。我生于斯长于斯已二十有四,每至此时便感凉意袭人,那弥漫在空气间的丝丝寒气,融入了骨血。人们安居家中或是匆匆而过,不想多做停留,给老城区的它渲染了一层细雨朦胧、凄清悠然的氛围。

露气盈满早春的清晨。顺着随园外墙的漫步格外幽远而心底安宁,像是宦游天下的老者对山林间的返璞归真。矗立在街道旁的铁栏杆、白灰墙一望而不到边,而那青砖红瓦和墙下青苔的泥草气息,却又不知何时从脑海深处遮去了市区的喧闹繁华,那似是昨日的读书声尽在耳边回荡,如籁中之旷远,拂去世间尘埃。绵绵的湿润气息伴随着厚重的空气,落在了青苔砖上,更落在了我的心头。

走过宁海路的繁繁车流,湿润的云气渐渐聚集起来,似乎聚得太高,又或是蒙蒙细雾渲染了天空,淡淡春雨像是从碧霄直落九天一般,落在斑驳的随园砖瓦上,落在高大的银杏叶上,更落在迷失在冷清城市的心头。滴滴雨声,声声入耳,入心,回荡着随园悠久岁月中的繁华与落寞,欢喜与悲凉,百年的记忆,悠悠的岁月,尽在潺潺溪声雨声中,流淌进魂魄深处,使逝去的心在蒿里河畔也能回忆到前尘浮生的一抹华彩。

从小我便在离随园不到两公里的小庭院里慢慢长大,那是外婆家的民国楼阁,出于二者建筑风格的出奇相似,第一次见它我便对它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自打懂事时起,每至周末的茶余饭后,外婆总会牵着我的手穿过颐和路,爬上山阴路的小矮坡,去到那仅次于游乐园的玩乐之地。随园的风景就像十八岁的姑娘,一天不见便又是一个样,昨日还随风而舞的银杏,今儿却成了水面上的金色点缀。我拉着外婆的手,走近池塘,掬起一抔水,仿佛被银杏染成金色的池水也是那样与众不同。

十八那年,我离了家,离了南京,离了我心心念念的随园故地。四年的大学生活总让我感觉,那个地方不属于我,我的心从未离开这里须臾。但总让我记得的是,每年的清明秋至宿舍外被风雨打落的满地梧桐,正如那随园中的满池银杏,装点着人间最后的繁华。

悠悠岁月轮转,莫有停者。历史的洗礼让我也让随园的氛围格外沧桑而又倍显安宁,没有夫子庙的繁华喧闹,没有玄武湖的恢宏壮阔,也没有新街口的车水马龙。随园将他的影子融入了石城深处,融入了红楼青瓦,融入了片片落叶,更融入了骨血,摄入了心神。在苍苍春雨中,又渐渐溢出大地,渲染天空,弥漫空气,仿佛又化为数百年前的书香庭院,抚慰人心。

而今,宁夏路上的民国旧居早已拆除,儿时的记忆早已没了踪影,但我仍记得那银杏树下的红楼青瓦,那古旧建筑中的朗朗书声。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楹联

03

上联:南风春暖绍隆六朝佳气篆青史

下联:师德李秀惠育随园英华泽四方

上联:文章经世塑古今奇才安天下

下联:学问铸心扬金陵风骨壮河山

上联:语有情仓山笔落随风起

下联:言无尽楚天鲲跃逐浪高

上联:历千载通古今合修孔孟春秋传

下联:穷万端博中外分擘章*南北音

上联:

江为万川之宗合汉沅乌湘逶迤涤海内

下联:

随乃百园之首接江浙鲁皖隽秀铭古今

上联:扬子江畔三江创业桃李芬芳香满园

下联:钟山脚下金陵开道珠玉荟萃誉寰中

横批:百年荣光

上联:宁海路边饶有亭台楼阁古韵添香翩然银杏成海织一卷黼黻若画

下联:德风园中丰存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盎然碧草作茵谱一曲大观如诗

横批:随园岁远

上联:识甲骨隶篆书妙笔生花探古现文字之流变

下联:拟古音通训诂咬文嚼字研旧今词汇之异同

横批:语言文字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散文、小说等

24

《俞南》

王婷

文学院级研究生

俞南

暮秋去远,随园的银杏紧接着木樨将*色穿上。六朝旧事如流水,南京这座城市经过历史岁月的润色,多了种低调繁华的厚重气质。

陈媞今年刚升研一,在南师随园校区读书,这是她来南京的第三个月。学校活动参加得风生水起,以至于陈媞都没有时间好好逛过学校。直到近日被告知华夏图书馆要重新修缮,她这才第一次踏进这栋修建于年的古典建筑。

二楼的书库平时并不对人开放,因为这次要闭馆修缮的关系,破天荒的允许公众参观。

在南师读研这个决定是陈媞妈妈帮她决断的,她个人对这所“东方最美校园”并没有太多感情,只知道历史悠久,仅此而已。然而走进华夏图书馆的感觉还是很奇妙的,方块软橡木的地砖踩起来没有一点声音,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书架,尘埃在光束中上下飞舞,让人下意识放慢动作。时间仿佛慢了下来。

陈媞在拥挤的书架间穿梭,突然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好像时间没有流动过。八十多年前,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女学生是不是也曾经在同一排书架前驻足,回眸。

她一个抬头,有束光从窗玻璃的一个圆孔中投过来,照在了书架角落里某本灰色的书上,仿佛神明安放的提示。陈媞鬼使神差地,将那本浮着厚厚灰尘的书从书架上拿下来。

是鲁迅的《呐喊》。版本古旧,书页像是腌了半年的烂咸菜,都被翻破了。

说起来她本科和硕士念的都是英语专业,读书的时候就对中国近代文学不感冒。再加上作者是初高中课本上出镜率颇高的鲁迅,她就更没兴趣看了。陈媞刚想把这本咸菜老书放回书架,忽地掉出一张纸来。一张薄薄的,泛*的,巴掌大的长条纸。

一行钢笔小楷字清清秀秀。

“最难忘,难忘鲁迅先生的罗汉豆。”

落款,俞南。

周日下午,百无聊赖。反正也是打发时间,看了这张字条,陈媞反而提起了兴趣,索性就坐在二楼慢慢翻着看。

罗汉豆那章陈媞高中时学过,来自于《社戏》。这一次陈媞又将这篇课文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随即掏出包里的铅笔,在那条字条后面没头没尾地加了句:

“罗汉豆是不是就是蚕豆啊?”

落款:陈媞。

看完《社戏》,忽地想起被子还没收,她合上书,把这本《呐喊》放回书架角落。

又过了几天。学生会说要出推文,介绍华夏图书馆搬迁事宜。陈媞作为新媒体编辑部人员,首当其冲,扛着台单反再次来到华夏。

依旧和上次一样的午后,阅览室人不多,几个女孩子坐在窗边埋头敲着键盘。陈媞绕着二楼书库拍了一圈,突然想起上次的那张古旧字条,觉得是个不错的拍照素材。

她回到之前发现《呐喊》的书架前,那本书还在那个小小角落里,没有被人惊动。

然而,原本夹在《社戏》那篇文章里的字条不见了。陈媞胡乱地把书翻了一遍,却在《孔乙己》那篇文章里发现了新的字条。

还是同样的字迹。

“迂腐不堪,麻木不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孔乙己。”

落款:俞南。

她将字条翻过来,上面又写:陈媞,好名字。是容貌美好,还是灵巧聪慧?

“媞”有两种读音,一同“提”音,意为容貌美好;一同“是”音,意为灵巧聪慧。陈媞觉得兴奋有趣,又将书前前后后翻了好几遍。居然有别的同学通过书签评注和自己对话,喜欢看鲁迅,又用钢笔写的竖排字,如此雅致想必是文学院的。

不愧是南师的支柱院系,陈媞在心里感叹。不由得又找出笔在下面接了一句:容貌不太美好,但足够灵巧聪慧。同学是文院的吗,字写得真好看。

得到俞南的第一次回复后,陈媞每天下午都会去华夏图书馆看看,看看她的那个“书友”有没有给新的字条。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聊了好几轮,聊得最多的还是鲁迅。俞南得知陈媞不喜欢鲁迅后,总是在字条里侃侃而谈鲁迅的各类作品,以至于字条越来越宽,字条上的字越来越小。几轮下来,陈媞倒是看完了小半本《呐喊》。但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却也没有细想。

陈媞也向认识的文院同学打听过,可惜没有打听到俞南这个人。可一方面又觉得,这样的交流也不错,像从前和天南海北的笔友写信一般。陈媞跟着她的“书友”俞南的节奏,慢吞吞读完了好几篇鲁迅的文章。

新的字条是在一周后收到的。这一次,字条没有再写书评,也没有提鲁迅,只是单纯的写给陈媞。

“小媞,近来学校事务繁多,组织了好几次植树活动。昨日又举行了防空演习,到处人心惶惶,很是恐惧。日*势头凶猛,一面庆幸自己在南京,一面又是恐惧,怕是早晚打到南京来。祝好。”

日*。空袭。她眼前黑白一片,耳鸣声从身体的一端越到另一端。陈媞背上汗毛倒竖,颤抖着手将那本破旧的《呐喊》从头翻到尾。

在最后一页,在那本北京新潮社年出版的《呐喊》的最后一页,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借书卡下留着一行小小的字:借阅日期年,借阅人俞南。具体日期洇开了,陈媞辨别不清。

之前那些奇怪的地方,像一段又一段的虚线,忽然间连在了一起。陈媞心里隐隐约约有了个答案。

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战争的主阵地多在北方。距离那场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还有一年,只剩下一年。

快逃,俞南你快逃。陈媞发抖,在心里一遍遍重复。她拿出笔,想告诉那一段的俞南,快逃啊。可是,又能逃到哪里去。

这一次,陈媞没有马上回字条。而是回宿舍仔仔细细查了当年的历史。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年南京的金陵大学沿长江迁往成都,到了年秋季,华西坝共汇聚了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燕京大学等五所高校。这段历史里,俞南有没有顺利转移到成都,还是她那时已经毕业了呢。那南京大屠杀爆发前,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女学生都去哪里了呢。

再看到俞南的字条,对陈媞而言只过了两日。

“小媞,好几个月没收到你的回应了。鲁迅先生的《呐喊》我已看完,在这样的时代,他笔下的陈腐愚昧的人性反而显得格外温柔可爱。有时候我很羡慕你。开学时间不断延期,最终还是开了。班里许多同学包括老师都选择逃离南京。我不想逃,空袭和战斗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在图书馆管理员吴小姐的帮助下学习了裁剪防毒面罩,做好后会送给防空洞的队长们。我想力所能及的做点事情。祝好。”

时间不是对称的,陈媞发现了。而俞南似乎早就发现了。

“俞南,你听着。马上南京会被日本人占领,随即开展一场天昏地暗的大屠杀。学校会将高年级的学生送到成都。拜托了,请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陈媞不敢把这本书借回宿舍,她不知道这个联结的点在哪里,怕一轻举妄动就会和俞南永远失去联系。

“小媞,其实我并不怕死。现在校园里只剩下7个女学生,我是其中一个。华女士和吴校长正在想方设法的安置我们这些高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将我们转移到成都去。家里写信来,弟弟和母亲不幸,因日*轰炸而亡。天气太热了,闷得人透不过气,好像有乌云悬在头顶,暴雨马上要来临。也许你说得是对的。”

到年了,应该到年的夏天了。为什么俞南的时间过得这么快,陈媞突然觉得害怕,她这几天都在上网查,那段陌生的与她无关的岁月里,突然多了一个她在意的人。陈媞查不到有关俞南的任何消息,只知道时代的大背景,而她的“书友”俞南,只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尘埃。她此前不知道,从未来回看已知的过去,是这样令人恐惧的事情。

“俞南,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我很无力,请你千万让我知道你的消息!”

之后几天,陈媞都没有收到新的字条。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以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却没有办法知道年的俞南。她找到好多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和金陵女子大学的老照片,照片上有许多女学生,穿着素白的长衫,这里面会有俞南么。

陈媞去华夏图书馆更加频繁,有时候一天要跑三四趟,门口登记的老师都觉得奇怪。

再次次收到俞南的字条,时间又过去了一周。

“小媞,你知道我们学校的校训吧。‘厚生’。吴校长说‘厚生’的意思是,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加丰满。我不后悔我做的决定,我想我的生命这一刻已经足够丰满。”

俞南,俞南,陈媞在心里一遍遍叫着她的名字。她觉得脸上痒,用手胡乱得去抹,才发现是泪水在脸上糊成了一片。

俞南发生了什么,陈媞不知道。而又在年的南京,会发生什么她根本不敢想。陈媞握着那本《呐喊》,隐约知道,她再也收不到俞南的字条了。

那个战乱流离的年代满地都是不幸,像石子像野草,随处可见。俞南只是其中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不幸。

的确,她再也没收到过俞南的字条。

后来,华夏图书馆正式闭馆,那本《呐喊》也不知所踪。

再后来陈媞将明妮·魏特琳的《魏特琳日记》看了许多遍,作者不曾提到俞南,然而但凡是写到“学生”二字,都和俞南有关。据说金陵女子大学自年创办至年并入南京大学,共毕业学生人,号称朵玫瑰,俞南也是其中一朵。

那个真实的,坚毅的,爱看鲁迅的,活在年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女学生俞南,曾经在漫漫历史长河里,曾经在随园这块土地上,绚烂地绽放过。

▲上下滑动查看全文

25

《幼青老》

*心怡

文学院级研究生

幼青老

南京的春天总爱闹脾气,晨起风风火火,暮时冷冷冰冰,万物生灵却迫切地涌动着春意。无论是步行还是驱车,生活在鼓楼的人们似乎见多了葱郁的梧桐树和形色的建筑,他们风尘仆仆,为生活奔波着。久而久之,蚂蚁、小鸟、花草、路人、古建筑……均成为一些符号化的、寓意春日来临的物件,或者是每年一度用来装点朋友圈的摄影作品。当蚂蚁爬到他们的脚上,小鸟惊慌失措地从高空抛下秽物,花粉与柳絮惹得人呵欠不止,如织的人流布满街道时,他们又不免心含咒怨了。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一个经历:偶然驻足在每日必经的一条路上,突然发觉四周的建筑以尖锐而别扭的形态组合在一起,蔚蓝的天空被密布的天线和久失关照的路灯破坏?你亦或流连于垃圾分类处一隅的花草,怜惜那顶着凌乱毛发细声嗲叫的流浪猫?一刹那你竟犹疑起自己是否岔了神,误入一条陌生的街道里了。这奇妙的经历使人觉得自己就好像是一列火车,平日里净关心搭载乘客、平稳运行、按时抵达的职责,而路边的风景嘛,却以列车行驶的速度从窗外飞驰而过。

因此我想必须要有一个地方颠覆这一切,那里时间可以很温柔,风景缓缓变更,万物自由消长,随园是这样的地方吗?

一秋

汽车驶过稍显拘促的汉口西路,拐过一个弯,便看到了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气派的正门。红屋*墙,青砖白瓦,掩映着苍葱的法桐和校道。大门的规格不是很大,但倒也古朴雅致、讲究对称,勾起了初来乍到的游人对“东方最美校园”的向往。

“高考是什么?研究生是什么?”妞妞不住地询问着吴老师各种奇怪的问题,两只朝天辫有节奏地摇摆着。“这个大学的园长是袁枚的儿子吗?我们今天可以见到袁枚吗?这里面的小朋友被写到《所见》里了吗?”小孩子的童言童语是那么的无知和可爱,而且他们对自己的无知是理直气壮的,他们敢于提出任何毫无逻辑的问题。

吴音芸面对这接二连三的问题,有点慌了神,尽管在讲解《所见》和《偶作五绝句》的时候,她已经让妞妞抄写了十遍,袁枚是清朝人士了,但小家伙仅有的一点知识结构显然还是不能将“清朝”领悟透彻。她还是用妞妞可以理解的语言尽力回答:“妞妞现在是幼儿园,以后还要上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博士、博士后……一直上学,变得越来越厉害!这里是吴老师读研究生的学校,里面上学的都是很厉害的哥哥姐姐,袁……”话音未落,妞妞已经踩着嗒嗒嗒的小步伐窜到保安叔叔那里,恭敬地鞠了一个躬,在校内的梧桐树下一蹦一跳地招呼着心爱的吴老师。吴音芸赶紧快步跟上,生怕小祖宗有个闪失,她一边跑一边想着,今天的教学计划恐怕又要搁置了……

进入校园便是两排高耸的法桐,它们仿佛吸附了嘈杂的空气,过滤了喧嚣的人流,又仿佛是一台简易的时光机器,把师生二人送到了古老的清朝。周围的行人步调缓和,好像都是趁着秋高气爽,前来透透气的。“牧童骑*牛,歌声振林樾。吴老师,这里有*牛和小白兔吗?”吴老师对妞妞的发问哭笑不得,她想着一时半会儿解释不了这么多,还不如让孩子体会一下随园的氛围,便即兴编起了故事:“这里现在没有,但袁枚先生还活着的时候就在这里养牛啊、狗啊、小白兔啊……你知道这里以前是他生活的地方吗?”“我只知道他真富有!”

“这里有好多宫殿啊!”孩子的想象是天马行空的,但有时也是贫瘠的,可能对于住惯了高楼大厦、将新街口诸多商场了然于胸的当代小朋友的想象中,这些黛瓦覆顶、雕栏画栋、左右对称的传统建筑群,就是古人们的住所。“是啊,吴老师带妞妞去宫殿里探险好不好?”“好!先到那个最大的宫殿里吧!”妞妞的手指直直地指向大草坪前的号楼,吴音芸暗道失策,如学快一年了,连她自己都没有进去过这座古建筑,只知道它是南师校徽上的一部分,至于这里还是不是教学区……“好啊,我们先去看看门开没开。”果然,朱门紧闭,怕是连一只苍蝇也飞不进去。师生俩试图从门缝里勘察屋内样貌,但看到的只有漆黑一片。妞妞的嘴成了下撇的弧度,她显然是有些沮丧。音芸马上安慰她道:“妞妞你看!这张照片是吴老师刚入学的时候拍的照片,就在这个方位!这张照片是吴老师的朋友拍的雪景,屋子的色彩映着皑皑的白雪,是不是更好看啦?这一栋楼,是大哥哥大姐姐们考计算机考试的地方,那一栋楼是外国语学院的院楼,现在这里面就有很多人在工作哦!跟着吴老师向其他地方进发吧!”

妞妞本以为这些围拥在一起的古建筑里面会有很多古老的桌椅和艺术品,说不定在不为人知的一隅,还有先人留下的宝物,但当她看到吴老师所说的外国语学院里都是和妈妈的办公室长得差不多的房间,看起来很古老的华夏图书馆门口是和去过的图书馆一样的闸门时,她刚开始觉得有点泄气,但眨眼的工夫,她也就自来熟了。妞妞明白了,现在的人们生活在原来的房子里,所以这些房子才产生了这样的变化,吴老师在这么美的房子里上学,多酷啊!于是有一个小小的愿望在心底里飘浮着,最后到了嗓子眼:“吴老师,我也要在这里上学!”吴老师听到这句话,白净的脸上瞬间染上点惹人喜爱的红晕,她点点头,摸了摸妞妞的头。

小小的宣誓说出口后,妞妞很快就没有起初那么拘谨了,仗着吴老师的保护,在校园里撒起了欢来,她一边玩耍,一边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指给音芸看,其间又乱入了许多奇怪的问题,吴老师倒也自得其中,她很快发现孩子的奇异功能,她们仿佛有三头六臂,又或者她们的视网膜可以盛放更多的景物,又或者她们的嗅觉比成年人要灵敏,总之吴老师正在把妞妞当作一个小导游,凭借她的“超能力”来重新认识这座熟悉又陌生的校园。比如法桐树叶上卷曲的纹路,金*的银杏树长成了爱心的模样,又比如走到德风园就听到水流的声音,走到长廊便闻到阴凉的亭园特有的气味……走了一路,妞妞的手上便抓满了各种树叶、石子和一只蜗牛。音芸开始愧疚了起来,什么时候开始,她就开始了电教楼、一舍、中大楼、食堂这四点一线的生活,在这么美丽的校园里却不自知,真是暴殄天物!

“吴老师,看呀!这里是不是小猫咪的家呀?”音芸定睛一瞧,竟然有只小猫咪,毛发和树干的颜色浑然一体,它蜷缩在一棵树桩的树干上打盹,这可不就像是他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小家么?“是啊是啊,妞妞,随园校区有很多这样的小猫咪哦!它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找到了自己的完美住所,也有很多哥哥姐姐在照顾它们哦,看这只小猫长得多圆润呐,一看就是随园的猫咪没跑了!”笑声似乎有点猖狂,咪咪打了一个激灵,迅速飞窜进杂草丛生的树灌丛中,师生俩的笑声又默契地戛然而止。

逛完一整个校园只需要二十几分钟,但她俩逛了足有一个下午。暮色渐晚,望着这一对手牵着手慢步行走的一大一小背影,倒觉得小的是大的影子的缩小版,大的的是小的影子的放大版,都是那么的纯真烂漫……

二夏

“祝贺咱们这次打了场胜仗!”金陵饭店的包厢内杯觥交错,余君和他的同事们正在为这次杂志社销量打破纪录庆贺,他从南师毕业十年了,多年来奔着主编的职位奋斗着,丝毫不敢懈怠,终于达成目标,杂志社也正在慢慢建立口碑,一切都在步入正轨。在其位,谋其职,余君知道饭桌上的这些下属们一个个都是才华横溢,他们的才智不容浪费。

“余编,听说明天是南师校友会,您要出席?”小张乐呵呵地问道。他是南师的届毕业生,这才工作一两年,但他在期刊中负责的“钟楼御苑”版块吸粉无数,每次都有读者回信,令余君印象深刻。“是啊,南师大文学院那边联系到我,说是正逢中大楼修缮落成,我代表咱们杂志社前往列席。你别说咱们杂志社就在珠海路,讲实话,我都起码五年没回去喽……”饭桌上愈发活跃了起来,有打趣的,也有表示同感的,但更多的是大家对自己校园时代的追怀。

青春时代是一杯沁人心脾的果汁,在酷夏里一饮而尽了,那爽口滋味叫人魂牵梦萦;但人到中年,便是一壶桂花酿,只敢小酌几口,甜味里总夹杂着点辛辣。饭席上饮了点红酒,大家七嘴八舌地分享着自己的过闻,但余君望着他们端正的样貌,怎么也不能将他们与嘴里讲得那一个个肆意嬉笑怒骂的少男少女联系起来了。在南京工作了几年,他们的口音也干脆“南”化,看不出家乡所属。余君不禁感受到,时光怕真是一台打磨机,甚至有些标准化生产的味道,磨圆了人的棱角,矫正了人的奇特,最后大家都变成了“大人”的模样……

校友会于九点开始,余君有早起的习惯,本打算趁着热辣的太阳尚未升起,先到学校来看看。但或许是近乡情更怯,他鼓捣了半天,精挑细选了行头,还叫夫人点评了一番,这才急匆匆出门。驱车赶来,这也八点了。余君的记性谈不上好,平时连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记好备忘录。但他一踏进正门,便把校园里的角角落落都记了起来,不仅是随园内部,就连校外的小吃街、书店、网吧、诊所……整一个生活链,余君全都记起来了。十年过去了,杂志社都迁了几回址,随园里却是无甚改变,一些回忆纷至沓来,竟让人有点惊喜。余君步伐匆匆地来到学生食堂,点了一份小馄饨、一颗茶叶蛋,馄饨的皮还是那么厚,鸡蛋还是有点淡,远没有外面的早茶店精致,但余君却十分怀念。

吃完早点,半个小时过去了。余君轻车熟路地蹿过女生一、二舍,攀上台阶就是中大楼,他边走边心里嘀咕,今天,她会来么……余君端详着焕然一新的文学院楼,心想这楼怪不得修缮达三年之久,要保留建筑的古典之美,保护古墙壁,还得翻新内部设施,真的难!

文学院正门,学生志愿者们分站在两侧,忙着叮嘱来宾们签到、佩戴胸针。“嘿,大君子!”这么高音调的声音绝对就是……余君放下签到笔,视线循声扫去,果然是他大学宿舍对面铺的杨文。余君戏谑地应道:“二君子!”上大学时他们宿舍的人经常拿他名字打趣,再加上整个班上就他们宿舍四个男生,久而久之,四个人就按照年龄大小被整个班的人戏称为“四君子”,他们几个倒也乐在其中。余君和杨文二人都在南京工作,平时联系未断。杨文这小子以前是班草,近几年油水吃多了,倒是油腻得可爱。“杨文,你小子是不是糊弄我呢?平时也没见你这么叫啊!”“今儿日子特殊啊!”杨文语气上透着喜悦,凑近说道,“刚我看到咱班主任和古汉老师了,望着都老了点,但精神气质不输当年。咱班还来了陈菊和魏微,他俩估计在里面寒暄着呢!”

正说着,余君已经瞧着他女神了,陈菊在外地工作,这么多年没见了,外表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变化,她身着旗袍,发型和包看起来都是搭配了的,但丝毫不张扬,笔直立于阶前,既正式又显露气质。真是岁月从不败美人啊……今朝再遇,心里已无遗憾,只珍藏着星星点点的青春回忆,人生不就是这样嘛,最喜欢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余君他俩直接凑到人堆里聊了起来,记忆的匣子悄然打开,幽默风趣的老师、风云一时的同学、彼时的小时尚追求……在这个盛大的场合下,大家都开始玩起了时间胶囊游戏,纷纷聊起了过去的故事。

校友会和剪彩仪式庄重且走心地完成了,一股浓浓的共情感如同一阵风在会议大厅里游走。余君翻看着手上的校友宣传册,看到诸多学者在这里潜心耕耘,校友们在大江南北兴办事业,心中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学校非常贴心地把退休教授们的座位安排在了前列,并分别为他们分配了负责照顾的志愿者。余君望着这些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师,回忆起他们从前健朗、勤学的模样,竟无法遏制地鼻酸了起来。余君不仅想起当年他最喜欢的外国文学课汪老师,十年前他也是初来乍到,经常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和余君夜聊。他是妥妥的俄罗斯文学粉头,每当讲起陀思妥耶夫斯基时就两眼放光、双颊泛红,他爱探究伦理和宗教,现当代作家中最喜欢的也数史铁生这类,他是妥妥的书痴,每晚都要阅读到凌晨……余君心里一直挂念着他,心想着趁这个机会拜访一下,一个消息过去,却得知先生今日没来,奈何奈何……

晚夏的随园有悬铃木掩映,水杉遮蔽,龙柏送凉,草坪映绿,比校区外围似乎降了起码十摄氏度,会议结束,余君和认识的同学们决定先到图书馆晃晃,再去学生时期常去的饭馆搓一顿,直到这样才能算尽兴了。人到中年,或有而立,或有不惑,但余君头一遭觉得自己这些年是真的做了很多努力,获得了很多成就,但也变了很多。应酬天天有,原来的好哥们却联系越来越少;工作天天干,书橱里的书却很久都没有添置了。余君直觉这样不好,但生活之下,岂有事事完美呢?社会教给他的是“妥协”和“无奈”,只有学校会不计回报地“包容”和“给予”吧!

三冬

午饭毕,我在校内闲逛一遭,看看能不能堆个小雪人啥的。南京的冬天是带着湿的冷,但对于一年只能看到一两次雪的南方人来说,就算再冷也要出来赏玩一番。昨夜雪雨交加,一早醒来,随园的地上只见雪渍,雪松、屋舍与草坪上倒是积雪一片,景物与草木都浸透着金陵历史的韵味,皎洁的白雪覆盖了所有现代化的景象,这时的随园更像是传统宫殿了。

细密的冬雨未停,大草坪前、德风园里仍有许多学子游人驻足赏景,他们陶醉于这个世界,试图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幕诗情画意的景象。积雪前已堆起了一排形态各异的袖珍雪人,小到树叶可作为衣物遮掩身姿,甚是可爱。我随手抓了一把雪,三下两下就又堆好了一只。

兴至,我就看见有一位老人在这些人中格外扎眼。他的头发如同雪染过一样亮白,身姿挺拔,穿着帅气的冲锋衣和马丁靴,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肩扛的大家伙:一台价格不菲的单反相机!把玩过摄影器材的人大都知道,摄像头最忌湿冷,镜头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长霉斑,造成不可挽转的伤害。好在他正躲在长廊下观落雪呢。我顿时疑惑丛生,新手摄影玩家大多不会考虑买如此昂贵的器材,而发展到买他肩上那大家伙的资深玩家又不可能不知道雨雪天不能把相机随便拿出来霍霍。最后我下了判断,这个老人不是挥金如土,就是必定爱死了随园的雪景!

正思索着,就只见老人举起相机,朝着我的方向拍摄,他貌似不经意地随意摆着角度,整个拍摄过程不过三十秒左右,但看着照片的样子又很开心,脸上的皱纹就像水上的波纹一样漾起来,更显得慈眉善目了。我又见他激动地朝我挥挥手,示意我过去,这才惊悟,原来我成了老人的一个素材。但——这么随意拍出来的照片能好看吗?我又更加怀疑起他的专业了。

近看老人,他戴着一个金丝边的老花眼镜,镜片厚得厉害,看起来就像是一位常年浸萦学术的退休老教师,年轻时一定十分俊秀。“小姑娘,你刚刚站在银杏树下的样子像极了我夫人年轻时的样子,给你看看!”我顿时颇有些害羞,凑近一看,却是惊喜交集。照片上的女子倒也不是格外惊艳,但在金*的银杏叶与鲜红的朱栏映照下却很是娴静秀美,颇有些古典之风。这几张照片的色彩搭配、构图比例、人物姿势和角度都堪称一绝,比我费尽心力凹造型拍摄出来的照片不知要好上几百倍!从老人近旁的角度观望那片景,倒有些黯然失色了。这绝对是专业中的专业啊!我和老人交换了通讯信息,他和善地表示回家后会把照片传送给我。

我不无崇拜地回应道:“老师,谢谢您,把我和景物拍得这么美!不过,为什么您会选在这个天气过来拍摄呢?湿冷天气对镜头不太好,难道您有什么保养的窍门吗?”老人乐呵呵的,但语气认真地答道:“不是的,老伴儿有痛风,腿脚不太灵便,我们老年大学布置了一篇有关于‘芳华’主题的诗词写作任务,我就想着能不能替她到这儿来找找灵感。”过了会儿,他又颇有些难为情地问我:“小姑娘,爷爷想问问你有没有随园四季的一些照片呀?我和老伴儿年轻时在这里读本科相识的,不过后面去我老家合肥落了户,不经常回来,我们非常想念这里……”我的心里顿时充盈着一些如“情怀”“感动”“缘分”之类的复杂情感,老人也定是在这芳华之地有所触动,才一股脑和我吐露了这么多吧!“有的,老师,我也很喜欢咱们大随园,从入校以来,攒了不少照片,四季的花卉草木和标志性的建筑都有,虽然拍得不及您万分之一,但我想应该有点用处……”

雨霁天明,两人微笑道别。在折返回宿舍的路上,我走得很慢很慢,我想象不出爷爷芳华时代的样貌,脑海里却像翻连环画一样回忆着自己与前任的点点滴滴。我们也曾在同一所大学念书,整天都想黏在一起,我们一起学习、吃饭、玩耍,热衷于把鸡毛蒜皮的小事相互分享,我们最喜欢买一些零食和饮料,在夏夜的晚风、昏*的路灯下,相拥而坐,戏耍一样说着未来的事情。分手之后,我们互相删掉了对方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印象middot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