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同步悦读"免费订阅
作品欣赏深秋柿栗情
■王崇彪
1柿红南太行我一向孤陋寡闻,此次跋履南太行,才领略到了深秋柿子树的壮观。我的故乡在江淮之间龙眠山下的城边,也有柿子树,但大都是稀稀拉拉的东一棵西一棵,且树干盘曲而不高,结果也少。采下的果子,红亮亮的,人们如同清供一般摆在过风的窗沿上,不需以石灰水或稻草灰除涩,待几天欣赏够了,柿子也自然回软鲜甜,就可以“吃柿子找软的捏”,嘬食那又甜又滑的美味了。然而在秋肃凛然的今天,在这豫晋交界的山峡,我所见的不是家乡那种形影相吊、不够俊伟的柿子树了,这里的柿子树随处可见,甚至漫山遍岭。它们大都伟岸不凡,有的高达十几米,凭依着山势,把满树的红果展露在云天之下。它们的叶子大都脱落了,存留于枝头的,红艳如燃烧的火焰,烘托着那无数小小的红灯笼,把山壑、溪水、游人,以及枝头上啄食的山雀,都照耀得红光满面。我还看到采果的山民,他们搭着长梯上去,站在树杈上,用一种木制的钩子钩取高处的柿子。我很羡慕,因为他们不仅是采撷着这红艳的秋果,更是把这大山中最美的晚秋胜景揽于怀中。在这些山峡的各站点、村前和路口,可见到许多买柿者,多为老妪。大大小小的篮子、竹箩和筐担里,都是鲜红可爱的柿子,引得许多游人纷纷解囊。经注意观察,我发现这里柿子形状尚有好几种:大多是扁方形的“绕天红”,红得如燃烧的大火炭,灼人眼目;也有“盖柿”,肥大丰腴,颇似妇人的肥臀,又称“胖屁股”;另有一种尖柿,果较小而坚挺,若少女的乳房,然当地人习沿宋代司马光的命名,称之“马奶柿”。此柿乃此地的特产精品,皮薄易熟,甜腻滑口,买者甚多,价格也很公道,二至三元一斤。我见到几个外地华发老太,购后用水略洗一洗,就直接嘬着嘴甜甜地吸着果肉,俨然一幅“老太太吃柿子——嘬瘪子”的活图画。也有卖柿饼的,其饼*亮,外裹浓厚的柿霜,这就是著名的“*饼”,为柿饼中的上品。我选购一些后,向生得丰满的卖柿饼的少妇请教,才知道她家柿饼的做法:其采用的是人工干燥法,先选果、去皮,再搭架晒饼,晒饼时还要翻饼、捏饼。最后是上霜,即是在大缸中放一层干柿皮放一层柿饼,一层层叠放直至快满缸时封缸,置阴凉处,待出霜后便成柿饼。通过同当地山民的几次接触对话,以及导游的介绍,我对柿子树又多了份敬意。原来在这绵延的大山里,柿子树乃山里人不可或缺的铁杆果树,甚至可以说是他们世世代代的恩人和给养者。群山万壑,鸟道横绝,旧时山里人出去一趟十分艰难。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家家户户是少不了的。但他们迤逦出山最后扛回来的,只是一口袋食盐,然后就蛰居山中几乎一年不出山了,因为山里柴薪俯拾皆是,山地、坡谷可种农作物,山茶、油菜和山芝麻能榨油,饮料有种的茶,葛根、山药也可制饮品。除掉盐,余下的就是酱醋了。这两样,也是从柿子中获取:山民们用柿果加麦芽搪,用火熬成酱果;也可将柿子发酵,酿成果醋,当然亦可酿出果酒。如果把柿霜刮下,还能当糖用,也可做中药,治疗肺热、口疮、咯血。每个山村周围,多树木四合,但其中无一例外都挺立着许多柿树。过去,凡来到山村的山外汉或其他村民,只要见有成片的大柿树,就会找到山谷里的人家,也就不愁什么饥和渴了。朴实的山民会友善地接待,甚至捧出一坛柿酒来,就像大柿树慷慨地将柿果献给他们一样。令我疑惑的是女导游讲的不久前一个故事:她说现在这里的柿子一个也不能摘,一次某游客摘了几个,结果每只被主人索要了天价。这让我难以置信,无论怎么山区开发和经济至上,素来朴质的山民不会一下子变成旧时“路是我开的,树是我载的”山大王,难道真的人心不古了么?北宋有一位不太出名的词僧叫张仲殊,曾称赞柿子“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其实柿子树不只是供人一树芳蒂、沈朱,还以一种傲霜顶寒的气概和"一士谔谔"的风骨,为世间诸物所不及。我相信,这里的山民还会保存着这古朴的气概和风骨。当车子驶离南太行时,我仍依依不舍地回望山谷里那高大的柿子树,还有那如火如霞的红柿果。虽然此行我未购柿果,但心里早已品尝了这“天厨仙贡”,且对这高伟的柿树和如同柿树高伟的人怀着敬意。2秋思故乡栗七月杨桃八月楂,十月板栗笑哈哈。每年十月底十一月初,秋去冬来,住市郊濮塘的老张就邀我等一干朋友一大早到他家去作客。他家的西北都是蜿蜒的山,山上有他家种的板栗、柿子、枣子等果树,亦有橡、槐、松、杉之属。一到他家门口,就看到好多棵高挺的板栗树,它们的枝丫被密密麻麻的栗果压弯下去。这些栗果仿佛知道我们要来,从青褐色的刺球中绽露出紫赯色的小脸,笑吟吟地迎接我们,有的似乎迫不及待早已迸落一地,直乐得来客一个个喜笑颜开弓腰拾捡起来。有嫌不够的,还讨来竹梯、木凳和镰刀,乐滋滋地爬上去割垂下的枝子,一根枝叉往往有一二十个成熟的栗果。还有心急的,干脆取来大竹竿直捣*龙,一会儿就敲下一地刺球,当然大树下也落下了一层生着锯齿的青*色的栗叶。午餐很丰盛,最受欢迎的佳肴,大抵就是以在山上放养的土仔鸡烧新摘的板栗。大家酒足饭饱,回去时还“手中各有携”,有的行囊中不仅有褐红的板栗,还有金*的柿子、红白的鱼眼豆,更有甚者,或怀抱镀着金的南瓜,或肩扛洒满霜的冬瓜,一副刘姥姥打秋风的样子。仰望着那些无偿给我们馈赠的板栗树,在金风着微微摇曳着洒满金点的叶子,我不禁想起故乡的西山,想起西山的毛栗树来。板栗,亦名凤栗、栗果,为高大乔木,最高可达二三十米。而在故乡桐城则称之为毛栗,大约是因为西山的栗树,几乎都不太高,且多为野生,栗球亦稍小。吾髫年时,父、兄均为县建安公司的木匠,曾几次带我到西山,西山大约在山水清幽的毛河乡一代,据说是大别山的余脉,我的小姑母也嫁在那里。山上最多的除松、杉、毛竹、油桐外,可能就是毛栗、枫树和橡树了(楮桃、胡枝子等杂树除外)。毛栗树一般都不高,以二三米的为多,但在向阳的高坡上,也有高达十多米的。大约我十来岁那年,正直秋后,天高气爽,略通易经的大伯为小姑母家盖房占得吉日,于是父兄全去主斧。那时在西山盖房,还没有石木或砖混结构,先是以片石砌好墙脚,然后打土墙:始在墙脚两边各立一木柱,柱边各平行竖一等高木板,两木板间填以土,夯实,移木板向前,再夯,一层夯好继以二层,直至最高层。木板一般长两米许,两人打夯,数人上土,边打还边唱夯歌:“木夯高高抬,步步往前挨……今天多淌汗,明天多进财。”因做土墙屋,门窗不多,檩椽也少,父兄把木构粗坯做好,尚有余暇。小姑母门前有两棵毛栗树,但毛栗几乎为人摘光。见我垂涎欲滴,小表哥就要带我到前面西山坳里。恰值椽条不够,山坳尚有去冬修枝的杉杪子,父兄有空,且顺便择木,于是一道前往。坡下是厚厚的栗叶和松针,偶见灰褐的四脚蛇窸窣地穿行。满坡是松杉,更有许多低矮的毛栗树,栗果已不多,多为扒柴火的伢子顺手摘走,但高枝上仍有一些。父兄有利斧,小表哥又特意带了剪刀和大竹篮,采摘便利,很快篮子里就装满了栗球。这栗果虽小,但甜、爽、脆,剥壳生吃,亦齿颊留芳,现在看来,不逊湖北罗田的御栗“大红袍”。长兄后患沉疴,医院,主治副院长坚辞红包,却两次收了我们送去的西山板栗,他啧啧称赞这栗子就是好吃。上初一时的暑假,母亲要我跟父亲后面打小工。那时木材紧张,建安公司要到山里选树,父亲又带我到西山,但这次路稍远,到一个好像叫走马岭的山冈。这山冈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坟墓,也生长着成片的毛栗树,虽以低矮的为多,但向阳的高坡上也有不少伟岸茁壮的,有的似乎直插云霄。这次,我得以仔细观察盛夏时的毛栗树,它的皮有如古山水画似的暗灰,上有点点灰*的圆形皮孔,仿佛是玉沁的成色,似比山冈上松、枫、桑、榆、橡、栎的皮都美。耸立的树干,下面光滑滑的无一枝一叶,直到上方两丈开外,渐成纵横排奡的树冠,上面垂下一条条青绿的丝绦,风起时又似一个个或蠕动或飘荡的毛毛虫,原来这是栗树的花穗。时值青山雨后,暑气暂消,身体鲜*的*莺和口舌啼血的芝麻鸟(一种杜鹃),在山谷着此起彼伏地啼叫着。我坐于栗树的庇荫下,山风扑面而来,恰有王质上山伐木得遇仙童的快意。忽然有凉冰冰的小球滚落到我的脊梁和领口,用手一摸,原来是早夭的小栗果,果上的刺软软的,像是雏鸟的绒翅。记得在故乡,每年的中秋,母亲都要用西山的毛栗烧仔鸡或仔鸭,味道绝美,至今想起还让我食指大动。后来,我到了江南,与故乡一别三十余载,西山的毛栗果自然也就无缘再品。虽如今,街头到处有张三栗子店和五芳斋,现炒现卖,香气四溢,但捧栗在手,总咀嚼不出故乡毛栗的味道。其实在中国,栗树的历史相当悠久,诗经鄘风《定之方中》,就有“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的诗句。《史记》中亦载:“燕秦千树栗,其人与万户侯。”宋朝宰相王安石有一《赠外孙》七绝:“南山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年少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后二句颇值玩味,其寓意为不要压抑孩童爱玩爱吃的天性,到入学年龄让他多读书以塑可造之才。其中的“梨栗”,古时代指小孩的零食,可见栗已位列坚果的首要位置。迨至清代,出现了风味独特的糖炒栗子,名之“灌香糖”,至今在京、津一带尚传诵着《灌香糖》诗:“堆盘栗子炒深*,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灺,门前高喊灌香糖”。栗树很早就被列入绿化的行道树。《诗经》有解云:“栗在东门之外,不在园圃之间,则行道树也”。《左传》也说:“行栗,表道树也”。可见栗树是秀内惠中的树,亦是树木中伟丈夫,清秀挺拔。可叹的是,现在的公园广场、大道通衢几乎不见栗树伟岸的影子,深秋更看不到那诱人的果实挂在树头,露出点点深红的脸色甜甜地笑着。也许这笑,没有日本樱花或者睡海棠巧笑的甜美吧?南宋大诗人陆游亦有诗云:“石鼎烹茶火煨栗,主人坦率客情真。”什么时候同于燕北小弟再回故乡,采龙眠山的茶,摘西山的果,与亲朋好友烹茶煨栗,得其乐融融乎?作者简介王崇彪,安徽公安作协会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在《人民公安报》《安徽法制报》《警探》及其他地市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两百余篇。
《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球发布的新时代微媒体。每日更新,主推原创,分享精品;不唯纯文学,只重悦读性;读好文字,听好声音,欣赏有魅力的音乐。年6月2日被搜狐网站正式列入合作伙伴,发表在同步的作品,除微刊阅读外,同时拥有众多的网站读者。
?原创作品(